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文章正文
 
广东:高考文高出理34分 文招录陷尴尬?
2007-7-11 17:47:03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今(5日)天,广东高考录取工作展开。今年的文科分数线高出理科34分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很多家长打电话向本报反映:“差距这么大,文科生即使得高分也比同等理科生容易落榜,选考文科的孩子岂不是吃大亏了?这样也太不公平了!”

  按照一般的理解,社会对理工科生需求相对较大,大学招录理科生多但报考

  的少,文科招生少但理科差点考生为求上线一股脑地往里挤,自然就会产生文理招录不平衡。
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是否主要原因都在考生?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情况?昨日,记者为此采访了我省招考部门、中学等负责人。

  关注焦点

  录取分数“高人一等”文科考生感觉不公平

  今年高考自划线后,各批次文科线与理科线之间的差距成了众多考生和家长议论的焦点。相当一部分文科生认为“冤枉”和“被遗弃”,更有人在网络上发贴形容“六月飞雪”。名为“今晚有约”的网友提出:理科学位不录取文科生,但文科学位却超过1/3留给了理科,加上分数线文科“高人一等”,使今年应考文科的考生“冤比窦娥”。

  不少家长更是拿着文、理科报考和录取的人数进行分析:今年广东文科招5.8万名本科生、8万名专科生;理科招收9.1万名本科生、9.5万名专科生,但报考文科的人数却远超理科人数。“而且文科生几乎不能报考理科专业,但理科生却几乎与文科生平分文科的招生名额,这样的招生人数分配,尤其是本科的文理招生比例竟达4:7,这样的分配就显得明显不合理。”一位陆姓家长说,文科考生虽然人数比理科生多,但水平却不见得要比理科考生低,大批优秀的文科考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更有一位林姓家长致电记者质疑:一个考590分的文科考生待遇竟不如考560分的理科考生?尤其在两者报考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时,硬是说590分的文科考生实力不如560分的理科考生显然与事实不符,太过牵强。

  考生原因

  文理招录矛盾全国存在文科报名积极是“罪魁”

  “今年广东高考按文理科分开划线,文科比理科高出34分,这样文理科报考与招录计划的矛盾就变得很明显。其实,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多年,而且也不是广东独有的”,昨日,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经济发展现状导致人才市场对理科生的需求相对较大,今后几年这种状况还会持续。我省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做工作对考生进行引导。

  据介绍,1999年以前,广东高考是按文理分科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也是文科高于理科。1999年后,高考实行“3+X”科目改革,打破了文理分科,但在各高校的实际招录工作中,这一矛盾依然存在。

  该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般来讲,文科科目比理科容易得高分。比如说,某高校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需要招收30个文科背景和30个理科背景的考生,但仅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名招到的可能大部分是文科生,理科生却招不满数。所以学校在阅档阶段就只提取考分前30名文科生的档案,剩下的名额都用来招理科生。在这种情况下,高分文科生同样比理科生容易落榜。”

  据了解,我省往年高考录取阶段,大部分补录专业都是需要理科类考生。去年二A院校第二次补报志愿时,70%以上的专业都是指定选考物理、化学的考生。“某些高校文理兼收专业很快招满人数,而许多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则要降分补录”。

  今年广东普通高考文科考生24.7万,高于理科考生的22.4万,而今年各高校在广东总计划招生35.8万,理科类招生18.6万,多于文科类招生的13.8万人。这种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不平衡自然导致文科分数线高于理科。

  记者查阅今年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后发现,辽宁、湖南、福建、山东等大部分省市也都是文科分数线高于理科,陕西省文科分数线甚至比理科整整高出40分。

  为了缓和文科考生多、招生计划少带来的矛盾,省招生办考虑采取一些倾斜政策,但不会改变招生专业目录已公布的文理科招生计划,通过争取有关高校机动计划来解决。

  社会根源

  理科毕业生需求旺盛大学招生“重理轻文”

  据了解,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偏向理科发展,招生计划中的理科生比文科生多。比如,广州大学今年面向广东省的招生计划是文科1770人,理科2204人;暨大今年在广东招生计划1600人,文科502人,理科1098人。

  暨大招生办副主任谢恬表示,高校的招生计划在高考报考前就上报教育部了,一旦批复,是不允许修改的。学校文理科招生计划的多少,并不是人为刻意安排,而是由专业设置决定。如暨大的医学院、理工学院、信息学院等学院全部都招收理科生,其他一些文科类、经管类学院也招部分理科生。

  “招生计划是市场的真实反映。高等院校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安排招生计划,报教育部批准后再下达到各省”,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广东目前处于后工业化时代,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IT业和石化工业等,这些行业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相比之下,社会对文科生的需求相对较小,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会顺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相应多招一些理工科考生,在未来几年这种状况还会持续。

  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刚刚结束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情况反映,理工科毕业生普遍找工作比文科生顺利。人才市场对理工类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最青睐的是机械、自动化、化工、IT等理工类人才,而文秘、管理等文科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小。记者在去年底的理工科毕业生招聘会上了解到,大多数人在年前就搞定了工作,而至今未落实工作的以文科生居多。

  而与这种市场供求关系相反,广东的文科考生却一直偏多。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文科考生也是多于理科,占所有考生的53%,创历史最高点。在各方积极引导下,今年的文科考生已有所降低,占所有考生的48%.

  专家指点

  “恐理”情绪让文科班“痴肥”选文选理参考兴趣社会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文科生多但位置少”的现象呢?昨天,记者走访了广东部分中学发现,在多数重点高中内,选考理科类的考生还是多于选考文科类的,但在一般高中,这种情况就恰好相反。

  “因为重点中学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好,大多数人初中的数学,特别是在初中起步学习的物理和化学的基础都比较好,因此,在高二选择学科的时候多数人会根据"招考指南"选科。”广大附中校长邓云洲介绍,该校今年应届考生报考文科类的与理科类的比例为3.5:6.5,文、理科类的考生上线人数相当,上线率比较大,“这样的情况多年来都比较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从往年的"招考指南"来看,已经可以看出高校对理科类考生的需求要比文科类大。”

  不仅广大附中,记者走访了广州市25所示范性高中,这些高中的文、理科比例都大约维持在3:7左右,报考理科类的考生要比文科类多。而从全省范围得出的报考文科类的考生要比理科类的多,主要就是产生在一般中学。

  “以我们学校为例,今年应届文科类和理科类的考生为7:3,大部分选考文科类的考生都是因为数学、物理的基础比较弱,对理科存在畏难情绪。”广州市第89中学校长彭建平说,因此这些考生和家长心里总是觉得“文科不外乎死记硬背,只要考上大学再说”,所以在普通中学一到分班,有相当一部分“害怕”理科的学生就会去挤“文科类”学科,怎么劝都劝不通。

  “往年由于不分开划线,所以不明显,但今年的情况再次说明一古脑地去挤占文科是行不通的。”彭建平说,为此该校根据今年的“划线”马上再次组织高二学生、家长开会,点明严峻的挑战及分析时下社会需要人才的结构,重新让高二考生进行调整。最后文、理科类的学生已调整至5:5.彭建平建议,高一、高二学生在进行有侧重性选择的时候一要看自己的兴趣,二要看社会的需求趋势,三是要克服对理科畏难的情绪,不要盲目地认为“读理科就会考不好”。 (记者孙晓素谢苗枫 实习生 葛峰 卫学军)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